找到相关内容1235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龟兹毘卢遮那佛

    易行品第九。内容是劝导欲达菩提的僧俗信众,如要“方例易行疾至阿惟越致(汉语意退)者”则要称名颂念十方三世诸佛名谓。宝施佛为十万佛的西南方佛,而多磨罗跋檀香佛是与无量寿佛并列的现在世佛,还要依次念诵过...侧壁(塔柱壁),现高40厘米,身上化佛及形象已漫漶清。  另一例在K48窟(大像窟)西甬道内侧壁后侧,高50厘米。这里有三层泥皮,其绘于表层泥皮,身光中绘众多小立佛和菩萨像,保存情况及形态同K17窟...

    刘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264831.html
  • 《尊胜陀罗尼经》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

    上尘落在身上,天帝,彼诸众生所有罪业,应堕恶道、地狱、畜生、閰罗王界、饿鬼界、阿修罗身恶道之苦,皆悉不受,亦为众罪垢染污。天帝,此等众生,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,皆得退,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(注...尽管佛教经幢数量最多,其内容颇为单调。而且以密教的陀罗尼类占多数,在学术上并无很多的贡献。又,其规模比较小,足以耸动人之耳目。」(注10)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正确,他之所以认为经幢规模小,系将它和石经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064915.html
  • 中国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模式探讨

    放逸故;生利益心,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法故;生守护心,于同行众生欲令退故;生我心,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。是诸众生即是我身故;生师心及尊心,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积集具足功德故。  其次学习菩萨...  论及佛教慈善事业,可以理解为佛教对社会的关爱或者佛教徒对社会肩负的使命。从理论上来讲,这一使命从大乘佛教的般若解脱、舍世间以及慈悲济世的教义中得到充分体现;从实践上来看,佛教界为当今社会的和谐、...

    释如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06520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考

    仙人说法软化,成就令退”。接著又提及:“此由菩萨住首楞严三昧,无作妙力能分一身为无量身,复以无量身入一身,俱无障碍,如经广说,能以一身分无量身故,即一身常在此山,其所分身于十方界,施难思化,即华严...所述:  ……今禅门若稍无妨害者,宜依百丈丛林规式,量事区分……宁  可有格而无犯,不可有犯而无教……禅门独行自此老始,清规大  要遍示后学,令忘本也,其诸轨度集详备焉,亿幸叨叙旨,删  定传灯,...

    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665225.html
  • 普贤行愿品颂疏

    恶众秽,纯以黄金为地,宝树宝林八功德海,众宝楼阁,无量百千珍宝严饰也。众会围绕谓众生世间严净,愿一切有情悉闻正法,住正定聚退也。诸如来谓智正觉世间严净,于菩提树下成无上道,具足大智慧,觉了一切法也...最后品名《人法界品》,说善财童子南行求法,至普贤菩萨广赞佛德而止,无此十愿之文。至唐德宗时,般若三藏重译此品,名《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(四十卷),其最后卷说此十愿,长行重颂,显义方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165311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般若奉 诏译   皈依三宝品第一   如是我闻。一时薄伽梵。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。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。住退。位阶十地。十波罗蜜多悉以圆满。复有众多诸大苾刍。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。逮得已...正路。此等有情当作何事。于一切智得退。云何圆   满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多。又此般若波罗蜜多。与前五种波罗蜜多而为其母。云何修习而能圆满。又此大愿云何显发。又诸有情云何修习涅槃彼岸。唯愿世尊分别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弥勒信仰与“希望佛学”

    净土是一个理想的天堂乐园,在这里修行,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诸乐,而且可以得‘退’,将来随弥勒下生,还可以在诸佛前受菩提记。因此,弥勒净土对于信众是很有吸引力的。”信...成佛,从而使众生在艰难的成佛过程中能以苦为乐,至于畏难而退,因苦而停。实际上这种“希望佛学”不独见于《法华经》,它在佛教的思想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性,这正如明了居士所说的,&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366406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之争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探微

    谓……一方面为意志之裁抑,他方面正所以求意志之昂进。……凡夫被目前小欲束缚住,失却自由。佛则有一绝对无限的大欲在前,悬以为目标,教人努力往前蓦进。所以‘勇猛’、‘精进’、‘退’一类话,佛常离口。...极其深厚的佛学功底;另一方面,他与双方的观点又都并非完全一致,即他虽认为该论是印度佛学著作,但并不否定该论的佛学思想,且对其评价极高。这似乎可以解释他保持沉默的原因。但这场论战究竟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...

    林国良 江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366429.html
  • 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

    退也。”  明本又讲:“道在己求,从他觅”,所以明本讲的信,不同于在佛教中一般所讲的信佛、信法等外在的信,而是一种自我觉悟的自信。他说:  成佛作祖,到善知识地位,会须先将一大藏教、  诸灯语录...第一具有大信心,第二具了生  死心,第三具退转心。信得及则始终不惑,生死切  则用心必至,退转则决定成就。三心既具,则十二  时中无虚弃底工夫。  三种正见中,第一就是要念生死无常,这是后两种正见的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0266579.html
  •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

    随众生之心无余以化,亦退,毕竟远离烦恼及二乘境界,此即法界充类至极之境也。至此得平等行,於一切法无二无别。又此平等,须於别异法上见之。文殊言:不知一切法平等,则所分别及其所行,都为异相;若知平等,...观察。如是以观空言,於五无间狱亦能成等正觉,此其四。天子闻此法界甚深微妙,遂间,谁信此法至於何所而退耶?文殊答言:若以信为实有,如来尚生信。况复声闻。盖一切法於胜义中无实自性,故说如来生信也(必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366681.html